当前位置:绿萝裙底>女生耽美>挟狸猫以令诸侯> 徐鸯(三)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徐鸯(三)(1 / 2)

第95章徐鸯(三)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徐鸯说,不见天日的日子,她已经过了十年。卫崇怔怔地看着她,只见徐鸯本是愉快随性的,被他这样怔怔地看住,也有些不自在了,收起那笑意,挪开视线,低头品起热茶来。但卫崇仍是看着她。他一时万千情绪涌上心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一一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当然猜出了这个人选。也是他先前实在想东想西,一叶障目,才会猜不出这人选。多么合适,多么恰当,当答案浮出水面的那一刻,连他也忍不住想为徐鸯这个想法叫绝一一不仅是为这孩子,是否徐鸯也能借此能喘口气,是否…………是否也是一种松动,昭示着徐鸯并不抗拒她的名字与他的一同篆刻在这史书上,昭示着她其实面对他眼巴巴的等待与渴求,其实业已心软?又或者,徐鸯是不是见他向好了,于是终于肯为他开半扇窗,肯冲他施舍一下雨露?

只不过这样教他心绪难平,心中激荡的事,他一时间不敢说出口来,生怕如同上回,上上回那样,不过是徐鸯逗着他,或是他自己上赶着误解的。近乡情怯,也莫过如是。

他张了张嘴巴,那一番话涌到嘴边,越发艰涩无比。可徐鸯也不是个耐得住性子的。

许是见他久久不答,只入迷了似的盯着她看,她便又清了清嗓子,头一仰,干脆把那茶一饮而尽。

……哎呀!这种时候反倒成了个呆子!“徐鸯喝完了茶,嫌弃地把茶杯一搁,也不看他,只摆摆手,作故作洒脱地脆声道,“一一是我自己!这都猜不出来!”

是的,那流传于京中,在众朝臣中激起惊涛骇浪的逸闻,便是徐鸯“本人”。且说这大将军卫崇,也就是外人眼中的徐温义子“徐钦",半个月前,昆仑塞一役后,仿佛丢了魂似的连夜回京,这件事确实是在京中流传甚广的。知情者,当然会疑惑。

要说上回是皇帝“遇刺”,有性命之忧,因此这位大将军紧急赶回京,这是有因由的。那这回呢?总不至于这位皇帝名义上的姻亲,实则才“见面不过一年”的将军,每离开皇帝十天半月,就真丢了魂,疯狂地想回京见她吧?这话说出来都没人信。别说外人了,徐鸯自己都觉得好气又好笑。不过,没几日,等卫崇住进宫中的消息传来,所有曾暗暗怀疑过此事的人都把怀疑打消了。

一一那传言当中,住进宫中的人,可不止在永乐宫养病的卫崇一个。还有一个,却是早已在十年前香消玉殒,却又奇迹般生还的人。“徐鸯”。

没错,不知是从聂家传出的消息,还是从王家传出的消息,总之,卫崇这位大将军回京时,其实带了个姑娘。

而这姑娘也不是旁人,正是收养他的徐温的亲女儿,十年前殒命京中的“徐鸯”…也是当今天子青梅竹马的未婚妻!据闻,这姑娘当年其实并没有死在京里,而是被徐温趁乱送出去了。不过逃亡路上出了些许变故一-倒也能和徐温几个老部下的说法相印证,说当年离京时,确实在出了京畿之后遇见了些变故,走散了些人一一以至于流落街头,最后到了雍州,被穆孚发现了。

而这回卫崇回京之所以仓促,正是因为穆孚招出了徐鸯的下落。他急着回京,也急着在回京的路上救出徐鸯,把这位“从未谋面”的“义妹”送回家。一番话,说得有鼻子有眼,虽然有些离奇,但听了的人,大都信了。一一不然卫崇为什么不止急着回京,还一回京,一进宫,就在宫中这么住下了?

难不成太后当真心疼她这位“侄子"?别开玩笑了!虽说同姓一个徐,但太后当真与这位徐温在外收的“义子"并不熟。就算如传闻所说,这徐大将军是徐温先前在京中便养在膝下的,那彼时太后也早入宫去了,顶天了也就见过两面,设何"担心到强留在宫中”。

皇帝留“徐将军″住在宫中养伤,当然另有目的!人道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这皇帝当然也不能免俗。先前多么清心寡欲,多么忧国奉公,连大臣上书提要广纳后宫,都被打了回去--现在看来,不过是因为没有遇见对的人罢了。

岂不见这“徐鸯”一回京,连徐府都没回,就被大将军这个“义兄"带入宫来,然后就没出过宫门了吗?都是男人,皇帝什么心思,自是昭然若揭。什么大将军受伤,太后体恤,都不过是为了见许久未见的未婚妻,作些遮掩。

更有些消息灵通的,甚至翻出了建宁年间的旧事,竞也不是穿凿附会,都是些当真发生过的事一一什么当年皇帝还是太子时,这徐家姑娘就进宫与他见过面,而且次数不少,二人可谓是两小无猜;什么皇帝其实早就对徐家姑娘情根没种,没听说过当年东宫那条众里难寻的名犬都被巴巴地送去了徐府上吗?诸如止类,不一而足。

…说倒是都说对了。只不过,人没对上。

当然,等这些传言从宫外终于又传进宫中的卫崇耳朵里时,他反而是喜不自胜--看来他当年虽不曾亲口说出喜欢,甚至或许也不曾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心意,但众人也都看在眼里,这岂不是说明了他自小对情爱的长情、忠贞一一这便是后话,且按下不表。

只说没两日,宫中果然传出消息,而且这消息不是来自旁人,是聂家中寻机进宫探视聂姜的聂夫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