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皇帝要动手?
气氛随夏言这句话落下而变得凝重,所有感受到变化的人都明白这是为何?上座的朱福宁冷着一张脸,目光如刀的盯着夏言。深居简出,对诸事一无所知?骗小孩呢?
朱福宁确实不太高兴有人拿她当小孩一样的糊弄。“我如今是越发明白,为何父皇如此不喜。“对于夏言的否认,朱福宁一瞬间怒了,又迅速收敛情绪,不闲不淡提及嘉靖。哪怕江南的这些官员各有所属,但他们也有无言的默契,绝不过某此界线。这样的默契也就让事情闹不起,也给不了朝廷收拾人的机会。朱福宁冷哼一声,“夏阁老,你可想好了。”是的,警告的话朱福宁说出来。也不介意让夏言了解她的态度,甚至是嘉靖的态度。
“江南的赋税一年比一年少,诸位名下的田地却一年比一年多。你们怕是以为天下是你们的了吧。"朱福宁突然再丢下这样一句话,在那样的一刻,夏言吓得连忙起身,与朱福宁跪下道:“臣绝无此意。”“说出这句话前,你该问问自己信与不信。"夏言一跪,满堂的人也都跪下,倒也有人胆大的想要看清朱福宁,然而朱福宁继续丢出来的话,无人再敢抬头。
“你们心里想的无非是,法不责众。"朱福宁于此时也站起来,走到夏言的跟前,弯腰在夏言的耳边道:“那你们不妨这一次来试试,法责不责众。江南乱,天下必乱。你们以为朝廷不敢动手就没有人敢动手?夏阁老,我来一趟是给你机会,但你既然不要这个机会,留着这份状纸慢慢看,毕竟,有人出手要解决你了,我想绝不会仅此而已。我这就走了,夏阁老不必送。”丢下这句话的朱福宁扬长而去。
夏家的人完全没有反应过来,不明白怎么突然之间朱福宁就变了脸,再没有一开始的巧笑嫣然。
夏言长子急得唤了一声父亲,他到底是送呢,还是不送朱福宁呢?可夏言直接坐在地上道:“去送吧。莫给人留下把柄。”把柄,他们谁人手里没有一些把柄?不过是有没有人真要拼个你死我活罢了。
而对于夏言,朱福宁的到来确实不是一桩好事。等下人来禀,朱福宁出了夏府之后立刻上船离开,至于去向,他们没敢让人跟着,朱福宁身边高手如云。
夏家的小辈们在朱福宁走后,再也没有一个人敢讨论朱福宁。此时的朱福宁对他们来说,成为一个让他们畏惧的存在。一个人怎么能在上一刻还是满脸笑容的情况下,突然变了脸,甚至还有可能让他们夏家覆灭。
“父亲。"小辈们都打发离开了,剩下的是夏言的几个儿子们。朱福宁表露出的态度,没有一个人敢轻视,更没有一个人可以无视。“陛下真能狠下心整治江南?"有人问出这句话,朱福宁的态度是想把江南好好收拾收拾的。可这代表嘉靖的态度吗?“你以为陛下在意江南好不好吗?不动江南,不是陛下不想动,而是一但动了,往后江南的赋税乱了,大明也会因此乱成一团,陛下不能轻易动手。福宁公主,她有本事让江南赋税准时上交吗?“夏言最后一个疑问,是他心头最真切的疑问,他无法确定朱福宁能不能做到。
“这怎么可能。但凡有人能够做到,也不会有今天江南的情况。“马上有人肯定的给出答案,并不认为那么多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朱福宁可以。偏夏言不发一言。
一句不可能,是太多人尝试做不到的事,并不代表朱福宁也真不行。夏言抿唇不言,叫一个个儿子都有些不太拿得准。“父亲。“沉默许久后,底下的人唤一声,希望夏言交代接下来他们家到底该怎么办?
“查一查我们自己家,但凡抢人的田全给人还回去。“夏言丢出这句话,可把一个个儿子听傻了。
“父亲。“没错,他们要去办这些事,不等于自断臂膀吗?夏言将朱福宁留下的状纸丢到他们手里,“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你们以为福宁公主为何来寻我,真是来看我?”
说什么傻话呢,明明朱福宁是来敲打夏言。就朱福宁最后丢下来的那句话,谁要是能不当回事,那真是要让一家覆灭了。
连忙上前接过夏言递过来的状纸,上面写的正是他们家仆强买强卖民田的事。
夏家儿郎们脸色一变,“这分明是有人见不得我们家好?这样做的人又不是只有我们一家。”
没错,强买强卖民田的事在江南早已成了惯事,谁也不会真把这样的事放在心上,哪怕是各方的官员也都装聋作哑,视若不见。“民不告则官不究。这是自来的道理不假,但你们别忘了,如今有人告了。一但闹大,朝廷一定会出面管,尤其是告到福宁公主面前。你们莫不是以为这位福宁公主是个好性子?“想当年朱福宁尚且年幼,对上唯一的兄长裕王,那也从来没有后退过半步,裕王在朱福宁手里吃了多少亏,别人不知道,夏言是知道的。
但嘉靖并不认为朱福宁有错,相反,对裕王越来越不喜。唯一的儿子又怎么样,当皇帝的说不喜欢你就不喜欢你,你能如何?而朱福宁这个人……
“关乎一国大事,江南乱则天下乱,福宁公主只是公主,她在陛下身边多年,也算是见多了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事,不会不懂规矩。”所谓规矩,不过是大家相互不揭底,但凡不想让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