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绝不提他们都发现了什么不法之事。
“什么是规矩?大明朝从来没有一个公主参政,她呢,早些年已经出面代陛下传诏,参与内阁之事。更是敲打众臣,以令内阁中的大臣这些年不得不把心思放在正事上。严嵩都要畏她三分,因为她,我们一家子没死成。你告诉我,仁么是规矩?皇家立下的规矩才是规矩,我们的规矩是规矩吗?"夏言眼中闪过愠怒,一字一句的质问,他们莫不是以为朱福宁年轻就好欺负?嘉靖对朱福宁这些年是越发赞不绝口。
裕王都没有参与内阁事务的机会,可嘉靖让朱福宁参与了。内阁拟票,司礼监批红,这些事都会经朱福宁的手。好像朱福宁什么都没干,但又好像什么都干了。不会有人以为这是皇帝一时兴起随便放一个人到江南来吧。
哪怕一开始会这样认为,朱福宁在江南闹出多大的动静了,还有人以为朱福宁不足以为惧?
反正夏言是没有半点轻看朱福宁之心,他最盼望的莫过于有人别着朱福宁的道,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夏家动了,朱福宁此时在船上,与黄守中道:“无论夏家有何举动,立刻来报。”
“是。"有些计划朱福宁绝口不提,但也是有人明白的。而当朱福宁又安静起来时,各地却不安静了。夏言让儿孙们赶紧查查哪些田地是强买强卖的,一经查实既给人还回去,夏家这样一还,不知怎么的传扬得满江南都知道了。与之而来有人告夏言状的事也传扬出来。
江南里有多少人家被强抢了田地的?
若按市价还没有人那么悲愤,偏偏不是。
各家官绅谁家还没有仆人的,官有官的人,商有商的人,地痞流|氓也有他们的人。
应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人。对付平头百姓,就得让地痞流|氓来。值得一说的是,这各家放印子钱的事也是各有各的手段,一但钱还不上,不好意思,家里的田啊地啊,宅子啊,该抵就得抵,谁也别想跑了。官商本就沉瀣一气,再加上连地痞流|氓都有门路,基本上那一家子是求救无门。
惹上了哪一个地痞流|氓,不好意思,再多的家业也都没了。对,这些人确实没有直接杀人害命,但夺人家财,这还求告无门,多少人家为此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