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都市言情>重生08:从山寨机开始崛起> 第二百九十章 体量过于庞大,啥都要搞的智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章 体量过于庞大,啥都要搞的智云(5 / 6)

徐申学只需要一个流传顺畅,高效且成本可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至于怎么实现,具体怎么做……其实徐申学不关心的,甚至他也不懂这些东西。

他只交代任务,然后拨给资金,剩下的都是顾之明这些人来完成。

所以智云集团里的很多事,哪怕是正在研发的很多高科技项目,其实徐申学也不知道……企业太大,研发项目太多了,徐申学又不是神仙哪能全部都关注到啊。

于是乎,等徐申学如今全面审查整个集团的时候,他就发现,集团下头怎么多了这么多的子公司,孙公子,干啥的都有……

仔细一看,似乎大部分子公司,孙公子都有存在的价值!

但是这种情况让徐申学看了后,却是没有感到高兴或兴奋之类的,相反,他嗅到了危机的味道!

公司涉及的领域太多,太杂,非核心业务的经营支出逐渐上涨,并且增长幅度非常大。

并且绝大部分非核心业务,都是属于看似有必要,但完全可以寻找合作企业降低成本,不需要自己亲自来搞的业务。

比如那什么物流车队……市面上一大堆物流企业,不是非要自己购买一大堆车辆然后直接干物流的啊,这是没必要的,成本还高,要物流服务,直接找物流企业合作就是了。

还有什么商超,开个毛线的超市,宿舍区有需求,直接引进商超企业进行合作就行了,不需要自己去开个超市的。

智云一个堂堂高科技企业,还跑去开超市……让库克知道了,门牙都得给他笑掉。

让手底下的这些人继续这么折腾下去,什么都想要自己搞,到时候智云就不是什么高科技公司了,而是一个大杂烩,然后核心业务会被周边这些业务逐渐吸血,最后死翘翘。

针对这个问题,徐申学又和集团里的不少高层们谈话,让他们别瞎折腾,公司的钱虽然多,但是这些钱都是需要用来搞研发的,可不是用来给你开超市的……

徐申学这么一番动作后,也算是给智云集团这边踩了一脚刹车,免的什么都搞。

一些重要的,核心的领域是要搞,但是一些可有可无,尤其是有潜在可控合作商的就可以找合作商,如果不放心那就战略投资,甚至进行控股都行,但是没必要全部都自己搞。

这样容易分散精力。

“要记得,我们智云集团不是什么综合性企业,也不搞所谓的多元化,我们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就是一家彻头彻尾的高科技企业,是一家以研发为驱动力,科技为导向的高科技企业。”

“专注于高科技领域,别折腾一些乱七八糟的附加业务。”

“除非这种附加业务很重要,同时没有可控的合作商可以选择,迫不得已之下只能自己搞。”

徐申学敲打了这么一番后,后续智云集团这边将会根据徐申学的要求,对一些非核心业务,尤其是和科技领域没啥关系,又不属于关键领域的业务进行裁汰。

该出售的出售,该合并的合并,总是原则上不保留这些非核心业务。

处理完公司这些内部事务后,五月三日,徐申学来到了海蓝汽车,再一次亲自举办了海蓝汽车新一代车型:海蓝slc的发布会,同时在发布会上也宣布了新款轿跑海蓝sec,以及新款suv海蓝sev。

然后还宣布了海蓝充电桩的建设成果。

在全球范围内,一共建成了超过三万个充电桩,这些充电桩都是海蓝自行建设以及运营的,总投资达到了十亿美元。

这个数据对于海蓝汽车而言,其实不算多,因为海蓝汽车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几十万,这意味着几十台车才能对应一个充电桩。

实际上,在国内的充电桩建设,海蓝汽车并不是主力,一些专门运营充电桩的企业才是主力,如电网,部分专营充电桩的企业,都是超过十万十万的建设,建设数量非常庞大的。

目前仅仅是国内的充电桩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个……主要是目前正在全面扶持,推动新能源战略,海蓝汽车既是这一场浪潮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

这些专门运营充电桩的企业,他们采用的充电接口也是统一标准,嗯,也就是智云力推的充电标准,因此海蓝汽车也能很方便的使用这些充电桩。

以目前来说,公共充电桩的数量太少,密度太低,绝大部分购买了海蓝汽车的车主,其日常充电还是使用家用的充电桩。

不过一家汽车企业,耗资十亿美元,在全球建造超过三万个充电桩,这也是属于相当夸张的事情了。

所以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至于发布会里发布的海蓝slc,说实话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这车太贵,起步价都要八十多万,并且定位大型轿车,注定了和普通人关系不大。

所以发布会之后销量也不大,只获得了一千多台的预购订单,其中好几百辆还是徐申学旗下各企业以及关联企业采购的,作为公司高层配车,接待用车使用。

但是销量不大也无所谓,这种车型本来就不是用来走量的,而是用来进一步拉高品牌价值的。

然后利用这个品牌价值,去推动入门级走量车型的销量,也就是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