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四十五万的海蓝轿跑,售价五十五万的海蓝suv的入门版。
同时也是先一步树立品牌,为后续推动真正的走量中端车型奠定品牌基础。
海蓝汽车这边,可是一直都在研究中端走量车型,各种各样的车型设计都有了,就等着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配件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同时沪城那边的工厂投产后,把电动车的整体成本给拉下来,并随着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把车辆的续航再往上拉一拉,然后到时候国内的充电桩估计也搞的差不多了。
那个时候,海蓝汽车也就可以顺势推出三十万元左右,定位于家用轿车以及suv的中端车型。
而这个价位的汽车市场,竞争更为激烈,消费者对性价比,品牌认同更重视。
不像是海蓝汽车的前两款车型,针对的是高端市场,甚至定位的是玩具,不需要考虑太多,只需要弄个科技感慢慢就会有一大群有钱人仅仅是为了好奇,好玩而下单购买。
但是三十万元左右的中端车型,这面向的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普通家庭,也就是比较典型的中产群体。
而这群人的钱还是不容易赚的。
怎么说呢,高端市场的用户不差钱,更看重品牌以及高端属性以及一些能打动他的独特性,比如海蓝汽车靠的就是高科技属性,智云带来的品牌加持,徐申学的站台等优势来撬动市场,销量相当好。
低端市场的用户虽然穷,但人家也知道自己穷,所以要求也不高,主流品牌,车子质量稍微过得去,性能配置什么的能开的走就行了,但是前提你必须得给我弄便宜点,如果再有几个小功能那就是意外之喜,我能把它吹爆。
但是中端市场的用户就不一样了,这部分用户你说没钱吧,人家也有些钱,但是你让他们花钱不眨眼,仅仅是因为喜欢某个功能特性就花几十万买车,那也不可能。
然后对车子的各种要求很高,什么品牌啊,性价比啊。
要空间大,要乘坐舒服,还要有操控感,还要什么质感好,品牌高大上……
总结起来,钱不多屁事多……
但是……尽管中端市场的用户不好伺候,但是这个价位里的车毛利润也可以,销量也算挺大的,综合起来利润也就大,所以也是汽车厂商必须争夺的一个领域。
海蓝汽车同样想要进军中端市场,为此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今年发布的大型豪华轿车拉品牌价值,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未来发布的中端车型打基础。
就和奔驰一样,网络里写个奔驰一般都写奔驰s级或者大g,但是人家奔驰走量的车型是c级以及e级,价位在十万左右。
这是非常典型的高端车型拉品牌,中端车型走量赚钱的路子。
海蓝汽车也想要走这种路线……至于高端车型,在前几年靠着稀缺性,独特性,高科技特性弄点销量还行,不少有钱人都能接受,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电动车开始普及化后,海蓝汽车还想要依靠这些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车型走量,那是不可能的。
别说以后了,就算是现在海蓝sec以及suv车型的销量也没有什么增长的潜力了……价格太贵,市场容量太小,前途有限。
豪华轿车就更不用说了,一年能卖出去一万辆就算很不错了。
海蓝汽车想要在未来获得高速增长,把自家汽车的年销量朝着百万辆冲击,就必须依靠中端车型。
当然,中端车型是未来,现在海蓝汽车玩的还是清一色的高端车型。
其新发布的海蓝slc上市后,虽然销量小,不过供货也算充足,提前准备好的车辆仅仅在发布会第三天就交付给了客户。
某城市里的一个中等企业的王老板,就是属于第一批用户之一。
他之前就觉得自己使用了多年的奔驰s级已经老旧不堪,想要换一台车了,这不刚好想要换车的时候,就看见了海蓝汽车的关于豪华轿车的前期宣传。
然后看着这车的图片以及宣传视频,觉得心里痒痒的。
他是个搞资源回收的,他往日也自诩是搞高科技行业的,但是架不住别人把他当成收破烂的……娘希匹的!
然后看见了海蓝slc后,就觉得这车很配他,浑身上下都是科技感啊,同时又彰显成熟稳重,同时还是徐首富座驾同款,逼格满满!
所以发布会刚结束,他就下单购买一辆,什么选配直接拉满,不差钱……
等到今天提车的时候他还亲自跑过来提车,交车后他也不用司机,自己上手就开。
坐在车里,老王感觉心里舒服了!
我老王,搞的是高科技,用的也是高科技,浑身上下都是高科技……
别把我和那些收废纸,收废铁的混为一谈,哥玩的是高分子聚合物的回收再利用。
正儿八经的高科技行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