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也特地配合了这种温暖的色调。一二楼除了厨房外全部铺设了带有防尘阵法的木地板, 平日里并不需要专人打扫。
除了落地窗以外的几面墙上,李侑欢挂了一些东符风格浓重的大幅绘画, 还摆放了一些佐伊制作的贝壳工艺品。她希望这些东符风格的物品能够帮助火锅这种异世食物更好地融入东符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
一楼大约有四分之一的面积留给了厨房和储物间, 与她签订了灵魂契约的人鱼族厨师们会在这里制作各种风格的锅底、切配火锅食材。一楼一进门的左手边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饮料站,提供各类佐餐饮料。部分饮料还提供外带服务, 外带使用的是李侑欢用海藻材料琢磨着自制出来的一次性外带杯。
一楼剩下的地方安置了两个客人可以自取的小料台。为了方便可能不太会自制调料的异世客人们,除了可以自己调味的自助小料外,李侑欢还额外配置了六种不同的调料方子, 到时候会作为成品蘸料直接在小料台提供。
除了小料台, 一楼还放
着八张大小不一的桌椅。在李侑欢的规划里, 一楼多是用来招待人数比较少的客人的, 因此这八张桌椅大多数只能坐下两人, 另有三张四人桌。
二楼则分给了两个包间和六张大一些的桌子, 用以接待人数众多、一同前来的顾客们。
三楼则是员工们活动的空间。她给自己规划了一间带有休息间的办公室,剩余的几间屋子有的用来做员工的临时休息室, 有的则作为火锅店各类杂物的储物空间。
从上到下这样转了一圈, 李侑欢对于小队的改造成果相当满意。诺拉丝毫没有吹牛, 她的建筑小队对于火锅店小楼的改造果真又快又好,审美也相当在线。
火锅店小楼改造之余,诺拉还帮她搭起了后院的人鱼族食堂。
现在, 火锅店后院有一半都被淡绿色的海藻材料覆盖,建成了类似凉棚的建筑。这里她设置了控温法阵,因此虽然是半露天的建筑, 也依然可以做到冬暖夏凉。后院尽头搭建了五口巨大的土灶,用来制作人鱼工人们的两餐大锅饭。土灶厨房前则是一排打饭窗口,干完活的人鱼工人们可以在这里打好饭,然后在摆满桌椅的后院凉棚下吃饭。
除了店员和农场的工人会来这边吃饭,船上的工人们如果时间允许,也会来这里吃午餐。不过人鱼工人们来吃饭一般都是走后院专门开的新院门,并不会经过火锅店的正门和火锅店的客人们路线冲突。
在人鱼食堂打饭的凭证是一种她自制的饭票,上面印着用魔法印章印下的标记。而魔法印章是她自制的炼金产物,难以仿制。打饭前,人鱼们把饭票在专门的炼金检测仪器上扫过,等仪器亮起紫光后就可以领取餐盘开始打饭了。
根据工种和工作天数,人鱼族人们通常按照月份领取自己的饭票,只要是在工作的日子里,她都会为人鱼们包两餐工作餐。工作餐通常由一海鲜一荤两素一汤组成,主食任取。在没什么额外花销的日子里,人鱼族人们的雇佣成本几乎就是她最大的开销了。
不过幸运的是,这几天人鱼船队的成果斐然,几乎每天都能让她见到几种此前闻所未闻的新鲜海产。船队每天售卖海产的利润也很惊人,源源不断的高额金币入账让她几乎抛却了一切后顾之忧。
成功验收完小楼,她又花了三天时间来培训厨师和人鱼服务生们。接下来,就是定菜单和准备请朋友们来帮忙试菜了。
火锅店的菜单,李侑欢打算分成海鲜、肉类、蔬菜、半成品和饮品五大类。
海鲜自然就是人鱼船队们捕捞上来的当季海产。新鲜现捕的各类鱼片、鱿鱼须、海螺肉片、各色虾子、皮皮虾、生蚝、松贝柱……菜单随着当季捕捞的成果不断动态变化。
肉类则是戈洛瑞雅那里供应来的新鲜肉类。除了一些常规的牛羊猪肉卷、手切肉片之外,还有一些东符人不太常吃的鸭舌、鸭肠、毛肚、黄喉、鸡胗等等部位。
蔬菜更不必说,除了来自于她农场的新鲜出产外,还有一些海里的海草海带。来自农场的冬瓜、玉米、白菜、土豆、生菜、蘑菇等热热闹闹地挤满了菜单。
半成品则是参照了她前世对于火锅店的印象制作出来的一类菜单,恐怕也是对于东符顾客来说最新奇的菜单。首先就是她自制的一系列豆制品:嫩豆花、北豆腐、冻豆腐、豆腐干……还有各类肉丸、油条、小酥肉、虾滑、鸭血、蛋饺、鱼饼……只要是在东符能够做出来且不算太麻烦的,李侑欢统统搬上了自己的菜单。
反正在这里有能够保鲜的储物空间和保鲜阵法,这些半成品批量制作然后统一取用就好,并不会对火锅店的运转造成太大的负担。
对于饮品,李侑欢还有一些自己的小小期许。除了火锅店的标配酸梅汤、柠檬水以外,她还自己试验了几种果茶和奶茶的方子,放在火锅店的饮品站售卖。
不知道达帕大陆的居民们能不能接受这些风靡她老家的传奇饮品们。只要经营得当,这个小小饮料站的收入或许并不会逊于火锅店。
除此之外,火锅店光是火锅的锅底就为顾客们提供六七种选择。牛油麻辣、番茄锅、猪肚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