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绿萝裙底>都市言情>沈渺谢祁> 40-50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0-50(3 / 49)

面醒面拉面,再将面条煮到半熟,放入凉水中过凉,之后沥干水分,这一步省不了,只有这样一冷一热的刺激,才能让这面条经过油炸之后变得无比脆爽有韧性。

之后在已经沥干水分的面条上加上花椒、盐等秘制调料,这时才开始炸面。炸面也得耐心,油温五成热左右便要抽柴转小火,将盘成圆形的面炸到定性,再轻轻地翻面继续炸。

遑论还要熬汤底、烘烤蔬菜碎,卤蛋、卤肉呢?

她因上辈子的经历,已算是手脚格外麻利的人了,但也无法大量供应。

如今这阵热度已持续有几日了,虽在十分缓慢地平息,但每日专门来买方便面的人还是不少。生意要做得长久,便不能这样勉力支撑,现在为了每日能供应上这两百份方便面,她的早点摊与其他面几乎都快要停售了。

震惊的是竟然连“黄牛倒卖”都出现了,她总觉着这样不能良性循环下去,很容易如泡沫般崩盘。

如今方便面火热是因为吃起来新鲜方便,但一种吃食出现得久了,总会有人喜爱有人不喜爱,如同人一般,是做不到人见人爱的。她能预料得到,这样的热闹情形定会回落,她不能单靠这个过日子,还得保证店里菜品的多样化,并且能顺畅运转才行。

否则一旦被人仿制,会更糟糕。

但被仿制又是一定的。在大宋,知识产权保护全靠道德约定,比如会在刻印书籍时注明此为某某书局刻印,禁止翻刻。但这不过是徒劳,并无正规的法律保护。如沈渺或是杨老汉这般的“手艺人”则全靠家族内部或是师徒之间秘密传承,才能保证优势。

不过这事儿连后世都难以杜绝,更别提千年之前了。华夏大地数千年来,在仿制这条路上又一向是天赋异禀的,沈渺可不敢小看劳动人民的智慧。

总有一日这方便面的做法会被人破解,所以她要提前为那时候做准备。

这准备工作,落到细处,便先从雇人开始吧。

她要把自己的双手从繁琐重复的杂活里解放出来,专心做好吃的,做越来越多样的好吃的。

打铁还需自身硬,好手艺才能永远留住食客。

顾婶娘也知道她的困扰,听说她有意雇工,很是赞同地点点头,为她解释道:

“如今这内城中有十余家行老,我寻的是张牙子,他人还算厚道,你要寻怎样的人细细地交代他,他便会替你去寻人,约莫半日光景便会带四五人来与你相看,若是相不中,他便再去寻摸。若是相看中了,谈好工钱,他会寻个相熟的讼师来起契书,这就成了。”

顾婶娘一边缝制衣裳一边瞅了瞅沈渺眼下熬出来的青黑,“不是婶娘说,你开张前就该寻个人了。”

沈渺苦笑:“哪里知道突然便这样了。”

从小便见识过各式各样、各种口味、不同品牌方便面的她,还是小看了古人对这类食物的狂热。或许上辈子的世界,方便面问世于日本时,也是如此风靡全球的吧?

“不过婶娘却觉着你不要雇人了,你当买两个人使唤。”顾婶娘忽然压低了嗓音,十分设身处地为沈渺出主意,“婶娘家里也是捏着祖传酿酒方子的,这东西决不能示人!因此我们家中,仅有在三月与九月才临时雇两个力工,专门搬酒缸,其他的活计沾都不让他们沾。平日里,都是你谢叔与屠苏两人包办,酿酒坊也从不让外人进去。连酒曲也得秘藏。但你不一样,你若是雇人替你洗碗、洒扫或是挑水砍柴,你那灶房只有那么点儿大,可怎么也避不开,若是叫那些杂工学去了,你可怎么办?不如买两个奴仆,捏着他们的身契,让他们一辈子都听你使唤,也不能另投他主,这才是万全之法。”

沈渺沉思了片刻,却还是有些犹豫。

首先,如今不是灾年,要买个能干活的劳力,只怕也要三、五十贯,这笔钱不是一笔小钱;其次,沈渺实在不是当周扒皮的料,买了人来使唤,一则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二则也不愿苛待她,买了以后定是要负担她一辈子生老病死的,这也得细细考量;三则买了人便落子无悔了,若是这人懒惰、磨蹭或是心性不良,那可怎么办?难道也像贩卖牛羊一般将其转卖出去么?

可若是雇工便不同了,彼此间订立契约,是明码标价的平等交易,他若是做得不好,退回行老处再换好的来就是了,平日里有什么话该说便说,她便能用比较正常平等的心态去看待他。

可顾婶娘说的也不无道理,在这个时代,手艺便是她的一切,她当然也不愿自个的手艺被人偷学后另立门户与自个打擂台,俗话说得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她也不想被饿死。

思来想去,沈渺只好叹了口气:“我再想想。”

她与顾婶娘道了别,拖着步子绕回了自家铺子,空荡的铺子正静静地等候食客。

她前日熬了一夜,直接炸了四百个面饼,分两日卖,终于有了些喘息的机会,今天一早卖光两百个,灶房里还存着两百个,她便能游刃有余地准备后日需要买的两百个,不至于忙中出错,心急火燎了。

但也因一大早就能卖光,之后一上午铺子里人反倒没有头一日那么多了,似乎好些人都不知她还会做其他汤饼,只冲着方便面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